韵书
阴平 几乎,案几 衣服 西 姿 湿 參差 言蹇難也 恨聲 生息 觿 蹇也 以箸取物 穿也,傷也 口聲 偲偲,相切責也 谿 𬳵 𬯀 𪟝 𦭜 𫓹 𫚕 𫌀 𫓯 𫄨
阳平 跨馬,動詞 知識 委迤,自得貌 鼻液 高麗 九嶷 委蛇 水中高地 舉目貌。又縣名 同泥 相欺也。遺也 牛黑色 蘄茝也。求也 箿 鬿 山貌 𫠜 俿 𨙸 𬱖 𫐐 𠅤 𫘨 𬨂 𫘬
去声 拘泥 驿 亿 契約 水名,渡水 記也 羿 有庳,國名 濿 𬶨 鰿 𬟁 𫄷 𬤊 𤧛 𬃊 𫵷 𬶭 𬍛 𬬩 𨺙
繁体或异体字:
拼音:jì  韵部:

〈动〉
    (形声。从言,己声。本义:记住)
  • 同本义
    • 记,疏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    • 记,识也。——《广雅》
    • 记有成。——《礼记·内则》
    • 记间之学。——《礼记·学记》
    • 凡所经履,莫不暗记。——《后汉书·应奉传》
    • 常记溪亭日暮。——·李清照《如梦令》
    • 吾记天圣中。——·司马光《训俭示康》
    • 望中犹记。——·辛弃疾《永遇乐·京口北固亭怀古》
  • 又如:记混了;记错了;切记;牢记;铭记;记不清;记省(回忆,记忆);记心(记在心上,常用于叮嘱);记念(挂心;惦念);记忆(记在心里)
  • 记载,记录
  • 又如:摘记(摘要记录);笔记(用笔记录);手记(亲手记录);记言(记录言论)
〈名〉
  • 记载事物的书册或文章 。如:记书(传记及诸家之书);游记;日记;杂记;摘记
  • 按时间顺序记述历史史实或事件 。如:大事记;史记;记传(历史传记);记牒(史册;文字记录);记府(古代国家收藏文书史策的府署)
  • 标志,记号
    • 仓廒内自有官司封记。——《水浒传》
  • 又如:标记;以红色为记;记色(凭据;证据)
  • 胎记
    • 生那儿时,脊背下有一搭红记。——《警世通言》
  • 又如:他身上有块记
  • 古时的一种公文 。如:奏记;残记。又指记述或解释典章制度的文字。如:十三经中的《周礼·考工记》和《礼记》
  • 印章
    • 正其名,请铸铜记给之。——《宋史·职官志》
  • 又如:戳记;图记;钤记;记室(官名。掌管章表书记文檄)
  • 记叙文,一种以叙事为主的文体 。如:《桃花源记》;《岳阳楼记》
〈量〉
  • 张开手掌迅速厉害地一击,掴 。如:一记耳光